楔子:史笔如铁·情丝暗藏景和三年,秋,史官笔录:“帝玄暴虐,多疑善忌,尤执念于已故慕容氏晴。
遍寻天下貌肖者充后宫,然皆不称意,或黜或殁。
时有沈氏清弦入宫,容止七分似晴,帝异之,暂留。
然沈氏性狡,勾结内宦,秽乱宫闱,更挟邪术蛊惑君心。
祭天大典,图谋不轨,事败,帝怒,焚之于观星台,以正乾坤。
慕容氏贞静贤淑,追封‘端敬皇后’,配享太庙。
帝恸甚,三年不选秀。
日月昭昭,帝心朗朗,史笔如铁,以警后人。”
——景和十年,冬,于废宫夹墙暗格,得残卷数页,墨迹斑驳,似为当年宫中旧人私记:“……那日大雪,揽月轩的梅花开了。
沈姑娘披着猩猩毡斗篷,站在梅树下,指尖拂过花瓣上的雪,回头对慕容姑娘笑:‘这红梅衬你。
’慕容姑娘没说话,只将自己手炉塞进她手里,又替她系紧风帽的带子。
我躲在廊柱后,看见慕容姑娘清冷冷的眼里,有那么一点光,比雪映着日头还亮。”
“……她们常在一处看账本,头碰着头,声音低低的。
沈姑娘说一句,慕容姑娘便用朱笔勾画一下。
有时沈姑娘说些听不懂的话,什么‘流水线’、‘绩效考核’,慕容姑娘便蹙眉思索,那模样,不像主子对奴才,倒像……像学堂里最用功的学生对着最渊博的先生。”
“……祭天台起火那日,混乱中,我看见慕容姑娘挣脱了侍卫,她没有去看那冲天火光,也没有看癫狂的陛下,她的眼睛,只死死盯着被萧将军护在身后的沈姑娘,直到确认她安然无恙,那紧绷的肩头才几不可察地松了下来。
然后,她转身,走向那金銮殿,背影决绝得像要踏碎什么,又像要去建立什么。”
“……后来啊,她们站在了最高的地方。
史书上说她们是‘辅政’,是‘贤臣’。
可我知道不是。
那日我送茶进去,看见慕容姑娘歪在沈姑娘肩头小憩,沈姑娘一手揽着她,一手还握着朱笔批奏章,动作轻极了。
窗外的日光透进来,照在她们身上,暖融融的。
我悄悄退出来,心想,这哪里是史书写的那么回事?
这分明是……白月光终于照见了朱砂痣,朱砂痣也化成了白月光,融在一块儿,分不开了。”
残卷至此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