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教授没有带高刚去任何熟悉的研发中心或实验室,而是坐上了一辆窗户被完全遮挡的越野车。
车子在市区行驶一段后,便转入山路,颠簸了数个小时,最终驶入一个看似普通的、位于深山之中的“地质勘探研究所”。
经过层层严格的身份验证和安检,他们乘坐电梯,深入山腹。
当电梯门再次打开时,即便是高刚,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
这是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空间,穹顶高耸,灯火通明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、混合了金属、化学品和纯净空气的味道。
巨大的通风管道像银色巨蟒般盘踞在头顶。
一排排整齐的实验室、无尘车间、测试平台向深处延伸,看不到尽头。
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防静电服,行色匆匆,表情严肃而专注。
各种高精尖的设备运转着,发出低沉的嗡鸣。
这里,仿佛是另一个世界,一个与外界隔绝的、为应对极端情况而建造的科技堡垒。
“欢迎来到‘铸剑谷’。”
林教授平静地说,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自豪与凝重,“这里是国家最高机密等级的地下半导体研发与生产基地之一。
从很多年前开始,我们就知道,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‘赏饭吃’上。”
高刚瞬间明白了。
国家层面,早己预见到了可能到来的技术脱钩和极限施压,并秘密布局了这条最后的防线。
“这里,有我们自主设计、虽然不算最先进但完全可控的28纳米、14纳米光刻机。
有我们从头开始编写、功能或许不如国外产品强大,但每一行代码都属于自己的EDA软件。
有我们自己培养的工艺工程师、材料科学家……”林教授边走边介绍,“以前,这里是作为技术备份和预研存在,优先级不高。
但现在,”他停下脚步,看着高刚,目光锐利,“这里将成为主战场。”
他们来到一个挂着“自主架构与集成技术实验室”牌子的区域。
里面的人员看到林教授,纷纷点头致意。
“老林,你可算来了!”
一个头发花白、精神矍铄的老者迎了上来,他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,姓钱,是国内半导体界的元老之一。
“老钱,人我给你带来了。”
林教授拍了拍高刚的肩膀,“高刚,我最好的学生,‘龙泉K1’的核心架构师。
从现在起,他加入你们的团队,负责……嗯,就负责那个最难的‘征程’项目。”
“征程?”
高刚看向两位长辈。
钱教授叹了口气,又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:“对,征程。
目标是,完全使用我们‘铸剑谷’内部的技术、设备和软件,设计并制造出一颗完全自主可控的、性能堪用的14纳米通用计算芯片。
名字就叫‘征程一号’。”
完全自主可控!
这意味着从架构指令集、核心IP、设计软件,到制造设备、工艺流程、封装测试,全部不能依赖任何外部技术!
这是一个何其艰难的目标!
国外巨头是集合全球产业链之力,经过数十年迭代才达到今天的水平。
而他们,要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环境里,从头开始,走通整个流程!
高刚感到肩膀上瞬间压下了千钧重担,但与此同时,一股久违的、混合着恐惧与兴奋的战意,也从心底升起。
这才是真正的挑战!
不是在别人画好的跑道上追赶,而是自己开辟一条路!
“我知道这很难,”钱教授看着高刚眼中闪烁的光芒,沉声道,“甚至可能失败。
但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。
‘铸剑谷’不缺设备和基础,缺的是顶尖的架构设计思想和能将所有环节串联起来的系统级人才。
你在龙腾的经验,尤其是带领团队完成复杂芯片设计的经验,至关重要。”
“我加入。”
高刚没有任何犹豫。
这里,才是他此刻最应该待的地方。
最新评论